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体出水规律,设计裂缝、溶洞和缝洞3种典型储集体可视化物理模型,研究了不同裂缝(缝宽)极差、注水速度、含油饱和度与缝洞倾角条件下的出水规律,分析了驱后剩余油类型和分布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裂缝储集体,裂缝极差为1、4、16时,极差越大末端出水越早,一定条件下采收率越高.对于多向连通型缝洞储集体,注入速度为0.01、0.1、0.5 mL/min时,采收率呈现出随注水速度增加而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且波及区域内的含油饱和度越高时,最终采收率也越高.对于致密充填溶洞储集体,重力分异作用对油水流动起重要影响,且当缝洞倾角由0°逐渐增至45°、90°时,采收率也逐渐增加.研究成果对于缝洞型油藏的开发、油井堵水及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低渗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油藏
地质储量
物质平衡原理
线性回归
数值模拟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渗流物理模型
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层
试井
渗流模型
碳酸盐岩缝洞系统地质建模技术探讨
碳酸盐岩
地质建模
孔隙度模型
缝洞系统
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集体研究进展
缝洞储集体
发育特征
控制因素
发育模式
碳酸盐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出水规律可视化物模实验
来源期刊 石油钻采工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可视化模型 出水规律 裂缝极差 重力分异作用 剩余油分布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20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341|TE344
字数 29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39/j.odpt.2020.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亮 25 45 4.0 5.0
2 付美龙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84 388 12.0 16.0
3 徐传奇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8 5 2.0 2.0
4 李雪娇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6 3 1.0 1.0
5 秦天宝 1 0 0.0 0.0
6 张泉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6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6)
共引文献  (18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缝洞型油藏
可视化模型
出水规律
裂缝极差
重力分异作用
剩余油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钻采工艺
双月刊
1000-7393
13-1072/TE
大16开
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8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0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