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卒中高危人群脑血流动力学及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dCA)的特征.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9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超声诊断科经宣传招募,并行脑-颈动脉超声一体化评估的健康和(或)具有卒中危险因素但控制良好的受试者60例,最终纳入符合纳排标准者44例,并根据是否存在卒中高危因素,将其分为高危组(22例)和非高危组(22例).记录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组间比较,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既往心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病史,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平均脑血流速度(CBFV)、二氧化碳分压、脑血管阻力指数(CVRi),CVRi为平均动脉压与平均CBFV的比值.采用传递函数法,在超低频(0.02~0.07 Hz)、低频(>0.07~0.20 Hz)和高频(>0.20~0.35 Hz)三个频率区域内,通过平均CBFV随血压变化的波动幅度、随血压变化产生波动的相位差及平均CBFV与血压变化间的相关性,分析评估两组间dCA的差异.CBFV随血压变化的波动幅度增益值越小,说明dCA越稳定;CBFV随血压变化产生波动的时间差或相位差越大,说明dCA越好;CBFV与动脉血压间的相关系数>0.4,则说明一致性好.结果 (1)两组受试者的年龄及性别、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卒中家族史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组体质量指数高于非高危组[(26.6±3.4)kg/m2比(24.3±2.7)kg/m2,t=1.87],高血压病及吸烟比例高于非高危组[均为54.5%(12/22)比13.6%(3/2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高危组舒张压高于非高危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10)mmHg比(76±8)mmHg,t=2.81,P<0.05];两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平均CBFV、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CVR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在超低频区域内,高危组相位差短于非高危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0.3)度比(4.5±0.5)度,t=6.22,P=0.02],而在低频和高频两个区域内,两组相位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超低频、低频和高频三个区域中,两组波动幅度增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相关系数均>0.4,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尽管卒中高危人群的CBFV、脑血管阻力储备可显示良好,但dCA相对减低,为卒中高危人群的预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