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一步水热法,以活性炭纤维棉织物(CNW)为基底,表面负载棒状M11 (HPO3)8 (OH)6 (M=Ni+Co),制备CNW/M11 (HPO3)8 (OH)6 (M=Ni+C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表征样品的物相及形貌,通过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 表明:样品物相纯净,为棒状阵列形貌,棒的直径约为400 nm;当CNW/ M11 (HPO3)8 (OH)6 (M=Ni+Co)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其放电比电容为1121.9 F/g,经1000次恒电流循环充放电后仅衰减14.9%,电化学性能表现良好.
推荐文章
Ni/Al-LDH/MCNTs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Ni/Al双氢氧化物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材料
电化学
合成
La和Zn复合掺杂α-Ni(OH)2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α-Ni(OH)2
La和Zn复合掺杂
电化学性能
水热-微乳液法制备β-Ni(OH)2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水热-微乳液法
表面活性剂
Ni(OH)2
新型纳米复合电池材料的组织及其电化学性能
铁氰化钴
石墨烯
纳米复合物
电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NW/M11(HPO3)8(OH)6(M=Ni+C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来源期刊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热法 活性炭纤维 M11 (HPO3)8 (OH)6(M=Ni+Co) 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5-20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B332
字数 49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3851(n).2020.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达莱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37 115 6.0 10.0
2 郭绍义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56 181 6.0 12.0
3 杨天鹏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 2 0 0.0 0.0
4 谢宇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8)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7(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8(2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9(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热法
活性炭纤维
M11 (HPO3)8 (OH)6(M=Ni+Co)
复合材料
电化学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3851
33-1338/TS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1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40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