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林木地下根系的养分竞争影响着林木生长、物种共存和森林群落动态,了解川中丘陵区乡土阔叶树根系构型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探讨它们在土壤环境中根系的适应策略,为该区域的防护林建设与植被恢复物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川中丘陵区"带状采伐改造"采伐带内补植的4种7年生乡土阔叶树桤木(Alnus cremastogyne)、香椿(Toona sinensis)、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长势良好的桤木、喜树、香椿各7株,香樟6株,测定其地径、胸径、树高和冠幅.采用50 cm×50 cm的网格确定根系的分布位置,按1:40的比例在50 cm×75 cm的坐标纸上准确绘制出根系的俯视图.将根系全部挖出后,测定各级根系长度及分支前后的直径、各级根数目,根系内、外部连接数目,以及连接长度等指标.[结果]①桤木根系以水平分布占绝对优势(水平分布半径是垂直分布深度的2.29倍),侧根十分发达,根系浅层化;喜树主根十分发达,垂直分布深度是水平分布半径的2.71倍,但其侧根不发达;香樟和香椿则主根和侧根均十分发达.喜树、香樟和香椿均属深根性树种.根系水平分布半径除香樟和香椿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均差异显著(df=3,F=145.007,P<0.01);而垂直分布深度除香樟和喜树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树种间均表现为差异显著(df=3,F=99.478,P<0.05).②不同树种的根系拓扑指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修正拓扑指数(qa、qb)、拓扑指数(TI)存在极显著差异(dfqa=3,Fqa=38.007,Pqa<0.01;dfqb=3,Fqb=4.066,Pqb<0.05;dfTI=3,FTI=69.561,PTI<0.01).桤木、香椿的根系为叉状分支结构,它们的qa、qb、TI分别为0.160、0.097、0.673和0.122、0.047、0.635;喜树、香樟的根系则趋向于鱼尾形分支结构,qa、qb、TI分别为0.582、0.547、0.885和0.364、0.266、0.799.③不同物种的根系平均连接长度差异显著(df=3,F=6.166,P<0.05).4种阔叶树根系的平均连接长度按大小排序为:香樟>香椿>桤木>喜树.[结论]桤木和香椿主要通过增加次级根系来扩大根系的分布范围,从而增大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而香樟和喜树则主要通过根系垂直向土层中快速延伸,以扩大根系的有效空间,从而更加有效地从土壤中获取水分和营养物质.研究表明,4种乡土阔叶树种均能在川中丘陵区生长,但根据它们根系构型的差异和植物的生态学特性,桤木适合在光照相对充足的地段栽种,喜树、香椿适合在土壤相对肥沃、水分条件较好、光照相对充足的地段栽种,香樟适宜在土壤相对肥沃、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段栽种.
推荐文章
川中丘陵区4种乡土阔叶树细根性状对比研究
乡土阔叶树
细根性状
细根形态
细根分支结构
养分含量
川中丘陵区
华南4种乡土阔叶树种枯落叶分解能力
乡土阔叶树种
枯落叶
人工林
分解速率
养分释放
湘中丘陵区南酸枣阔叶林群落特征及群落更新
南酸枣
植物多样性
落叶阔叶林
群落更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中丘陵区4种乡土阔叶树根系拓扑结构特征
来源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川中丘陵区 乡土阔叶树 林木根系 拓扑结构 适应策略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5-132
页数 8页 分类号 S7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1811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7)
共引文献  (105)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中丘陵区
乡土阔叶树
林木根系
拓扑结构
适应策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006
32-1161/S
大16开
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
28-1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7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