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6 h一次、水平分辨率为0.25°×0.25°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1979—2016年生成于四川盆地的西南涡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低涡集中生成于盆地内;在6月生成最多,7月发展最强;按移动情况不同可将其分为5类:东移型、东北移型、东南移型、西移型和少动型;东移型、东南移型、少动型低涡生成个数的峰值在6月,东北移型和西移型低涡生成个数的峰值在7月.夏季5类长生命史四川盆地低涡的结构和降水合成场表明:从发展强度看,东北移型最强,少动型最弱.从成熟期垂直结构看,除西移型外,低涡均随高度向西北或向西倾斜,在对流层低层为冷性结构,中层为暖性结构;东移型、东北移型、西移型低涡的正涡度区在垂直方向伸展更高;除东南移型、西移型低涡的强上升区与其中心重合外,其余类型位于其中心东侧.从降水特征看,除西移型外,其余类型低涡的降水中心均位于其移动路径东侧或东北侧,其中东北移型低涡成熟期6 h累计降水量最大.四川盆地低涡的强上升区、相对湿度大值区、位于对流层低层和中层的辐合辐散中心与降水所在位置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各物理量场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低涡发展.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低效油气藏勘探技术
四川盆地
低效油气藏
老井
报废井
整体勘探
综合描述
成功率
四川盆地地区介质衰减特征研究
非弹性衰减
几何衰减
介质品质因子
四川盆地地区
四川盆地天然气储量增长趋势预测
四川盆地
天然气
探明储量
泊松变换
预测
一次西南低涡诱发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的诊断分析
西南低涡
持续性暴雨
低空急流
螺旋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79—2016年四川盆地低涡的气候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学科
关键词 四川盆地低涡 气候特征 合成分析 垂直结构 降水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气候系统变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3-21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72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9.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53 1752 18.0 41.0
2 刘冲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4)
共引文献  (299)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2(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3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5(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6(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7(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10)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低涡
气候特征
合成分析
垂直结构
降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双月刊
1673-1719
11-5368/P
大16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国家气候中心
80-463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57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