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G)的体内外遗传毒性,并比较体外细胞试验及大鼠体内实验评价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体外二维(2D)、三维(3D)细胞培养法分别构建2D、3D HepaRG细胞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将2D、3D HepaRG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5%二甲基亚砜(DMSO)]、丝裂霉素C组(阳性对照,0.1μg/mL)和EG低、中、高剂量组(10、50、200μg/mL),然后检测各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甲磺酸乙酯组(阳性对照,200 mg/kg)和EG低、中、高剂量组(100、300、1000 mg/kg),每组6只,连续灌胃给药15 d,每天1次;15 d后检测各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肝细胞的尾DNA百分含量、尾距.结果:在体外2D HepaRG细胞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丝裂霉素C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EG各剂量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D HepaRG细胞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丝裂霉素C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01),EG高剂量组HepaRG细胞的尾DNA百分含量显著升高(P<0.01).在大鼠体内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甲磺酸乙酯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肝细胞的尾DNA百分含量、尾距均显著升高(P<0.01),EG高剂量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尾DNA百分含量显著升高(P<0.01),EG各剂量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肝细胞尾DNA百分含量、尾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剂量增加有升高趋势.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2D细胞模型中,EG未导致染色体断裂及DNA损伤,但3D细胞模型长期给药和体内重复给药结果均显示EG存在一定DNA损伤风险,故3D HepaRG细胞模型的评价结果更接近大鼠体内实验结果.
推荐文章
RP-HPLC法测定何首乌中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何首乌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药理作用
神经保护药
长春花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生物转化生成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研究
长春花悬浮细胞培养体系
大黄素
生物转化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的体内外遗传毒性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药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遗传毒性 HepaRG细胞 二维培养 三维培养 大鼠 微核试验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药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94
字数 60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0.01.0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6)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1(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2(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8(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
遗传毒性
HepaRG细胞
二维培养
三维培养
大鼠
微核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房
半月刊
1001-0408
50-1055/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78-33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41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1730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