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动力循环主要有跨临界朗肯循环和超临界布雷顿循环.在太阳能集热器温度为200~1000℃和二氧化碳工质压力在10~40 MPa的范围内,采用MATLAB软件编程,计算和比较这两种循环的热效率.在较高温度下,随工质压力升高,两种循环热效率均增大;但在较低温度下,两种循环热效率的变化却相反;并且在一定温度以上,超临界布雷顿循环热效率总是高于跨临界朗肯循环.通过拟合得到两种循环热效率相等的关联式.结合实际条件,太阳能集热器温度为350℃以上时应采用超临界布雷顿循环;而在350℃以下,宜采用跨临界朗肯循环.
推荐文章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应用
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
火力发电
核电
太阳能热发电
基于二氧化碳、水、太阳能的绿色化工精炼
绿色化工
生物反应器
二氧化碳
微生物固碳
生物基产物
富二氧化碳废气生产液体二氧化碳节能探讨
废气
液体二氧化碳
生产技术
节能降耗
二氧化碳化学:二氧化碳的催化转化反应
绿色化学
二氧化碳
环境友好介质
离子液体
精细化工中间体
碳酸酯
噁唑啉酮
喹唑啉二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氧化碳动力循环在太阳能热利用的应用分析
来源期刊 电站系统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氧化碳 跨临界朗肯循环 超临界布雷顿循环 循环热效率 太阳能热利用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K1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海华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8 10 1.0 3.0
2 董益华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0 19 3.0 4.0
3 林俊光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 0 0.0 0.0
4 张曦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4 1 1.0 1.0
5 候轶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氧化碳
跨临界朗肯循环
超临界布雷顿循环
循环热效率
太阳能热利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站系统工程
双月刊
1005-006X
23-1334/TM
大16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旭升街1号
14-22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5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3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