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沥青质是石油中最重、结构最复杂的组分,对其分子结构的研究争议较大.目前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认识主要有两种模型,即经典孤岛模型和群岛模型.经典孤岛模型主要由时间分辨荧光去极化、荧光相关谱法、质谱/串联质谱和直接分子成像等技术支持,从芳香核结构、分子量等角度进行了印证.而对于群岛模型,则是由薄膜热解法、稳态荧光发射技术和质谱联用技术等提供支持,从沥青质的整体性质和稠和芳香核的核数来证明.然而沥青质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难以用一种模型来概括,而且质谱技术的结果 前后不一.近年来人们更倾向于支持孤岛模型与群岛模型共存.确定孤岛-群岛结构相对比例方法 的提出则为这一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但这种方法 仍有缺陷,如何准确地测定出孤岛-群岛结构相对比例将是未来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的关键和难点.
推荐文章
沥青质分子聚集行为研究进展
沥青质
分子间相互作用
聚集
模型
杂多酸(盐)的分子结构及催化有机合成研究进展
杂多酸
多金属氧酸盐
催化
有机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石油沥青质分子结构模型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广东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沥青质 分子结构 模型 孤岛 群岛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621
字数 341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申海平 21 112 6.0 10.0
2 袁梦龙 1 0 0.0 0.0
3 侯焕娣 12 1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沥青质
分子结构
模型
孤岛
群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化工
半月刊
1007-1865
44-1238/TQ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46-21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95
总下载数(次)
75
总被引数(次)
740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