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严重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肝功能衰竭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胆红素水平、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常规、乳酸、其他肝功能及电解质指标.结果:45例患者行DPMAS治疗共73次,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56%.DPMAS治疗后总胆红素193.29±109.26 μmol/L,直接胆红素148.19±83.49 μmol/L,分别低于治疗前的271.95±147.92 μmol/L(P=0.0004)和201.24±98.66 μmol/L(P=0.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12小时PT及APTT分别为18.24±9.59 s,65.49±57.64 s,治疗后12小时PT及APTT分别为21.63±11.63 s,79.68±34.83 s,较治疗前有所延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12小时PTA(51.46± 22.12)%,治疗后12小时为(46.25±22.46)%,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DPMAS治疗前PTA(49.11±20.22)%,完成最后一次DPMAS治疗后PTA为(57.69±19.57)%,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MAS治疗后患者AST、ALT较前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BA、ALB及球蛋白(GLB)较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不良反应13例次(17.8%),包括轻度皮肤瘙痒、皮疹、发热、呕吐、胸闷,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DPMAS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效果良好,对内环境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慢加急性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血浆置换
吲哚菁绿清除率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序贯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
肝衰竭
临床观察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急性肝衰竭临床疗效研究
来源期刊 交通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临床疗效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6-139,1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75.3
字数 35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67/j.cnki.32-1412.2020.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陆洋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31 156 7.0 11.0
2 赵宏胜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32 177 7.0 12.0
3 崔晓莉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13 109 4.0 10.0
4 王林华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18 118 5.0 10.0
5 彭清云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5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1)
共引文献  (430)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2(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6(5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7(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临床疗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交通医学
双月刊
1006-2440
32-1412/R
大16开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路19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2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9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