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鞍形白云石通常由热液作用形成,四川盆地西部雷口坡组广泛发育的鞍形白云石也被许多学者归为热液作用成因,并由此将雷口坡组白云岩储层归为热液成因储层.为了进一步认识这些鞍形白云石的成因,并为储层研究提供指引,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西部雷口坡组鞍形白云石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较深入地开展了雷口坡组鞍形白云石研究.研究指出区内雷口坡组存在两种成因类型的鞍形白云石;构造裂缝内的鞍形白云石在阴极射线下发亮桔红色光或不发光,氧同位素值相对较高、富集稀土元素、并具负Eu异常、锶-钾-铁-锰含量较高,明显不同于围岩,可能是深部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的产物;灰岩中的鞍形白云石斑块、白云岩溶蚀缝孔洞内鞍形白云石沉淀物在阴极射线下发玫瑰红色光,氧同位素值相对较低、贫稀土元素、缺乏Eu异常、锶-钾-铁-锰含量较低,与白云岩围岩极其相似,代表了白云石化流体及物质来源于地层本身,是非热液成因的鞍形白云石,是中-深埋藏条件下,白云岩地层内部流体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区内雷口坡组热液成因鞍形白云石发育分布有限,广泛发育分布的是非热液成因鞍形白云石,指示了雷口坡组储层并非热液作用成因;埋藏条件下,地层流体及热液流体活动较弱,大量的有效储集空间得以保存下来.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东南地区林1井灯影组鞍形自云石成因及其意义
四川盆地
灯影组
鞍形白云石
同位素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四川盆地西部中二叠统栖霞组中鞍形白云石的去白云化作用
四川盆地西部
中二叠统
栖霞组
去白云化
鞍形白云石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热液白云石化作用
热液白云石化作用
密西西比谷型矿物组合
地球化学特征
震旦系
灯影组
高石梯—磨溪地区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中西部雷口坡组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探讨
四川盆地
中三叠统
雷口坡组
天然气
油气地质条件
勘探方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西部雷口坡组非热液成因鞍形白云石的发现及意义
来源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非热液成因 储集意义 鞍形白云石 雷口坡组 四川盆地西部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4-176
页数 13页 分类号 TE122.2
字数 89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43/ogg202001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国蓉 74 1193 19.0 32.0
2 刘正中 7 91 4.0 7.0
3 李勇 78 314 10.0 16.0
4 何赛 8 5 2.0 2.0
5 邓美洲 6 21 3.0 4.0
6 谢子潇 4 0 0.0 0.0
7 段勇民 1 0 0.0 0.0
8 王雨辰 7 9 2.0 3.0
9 吴章志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29)
共引文献  (649)
参考文献  (5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4(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5(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6(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3(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6(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9(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0(2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2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2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热液成因
储集意义
鞍形白云石
雷口坡组
四川盆地西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双月刊
0253-9985
11-4820/TE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北京奥运大厦中石化1206
82-287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0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