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质量取代法研究粉煤灰和纳米SiO2单掺及复掺对再生混凝土(RAC)工作性能、抗压强度(7,28,90 d)、抗折强度(28 d)和劈裂抗拉强度(28 d)的影响.浇筑试样时,基于现有的搅拌方式,提出了新的两阶段搅拌法,先将再生粗骨料和纳米SiO2、附加水进行搅拌,使得部分纳米SiO2颗粒能够被再生粗骨料吸收,用于填补老砂浆孔隙和微裂缝.结果 表明:随着纳米SiO2掺量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逐渐减小,复掺粉煤灰能够减少纳米SiO2引起的坍落度损失;粉煤灰掺量不变的情况下,再生混凝土抗压、抗折和劈裂抗拉强度随着纳米SiO2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复掺纳米SiO2和粉煤灰不但能够补偿再生混凝土由粉煤灰引起的早期强度降低,而且90 d龄期抗压强度明显高于2种材料单掺的再生混凝土;纳米SiO2掺量(质量分数)为1%时,再生混凝土在90 d龄期的抗压强度相对再生混凝土提高了3.0 MPa;复掺纳米SiO2和粉煤灰对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也有显著提升,S2F30的抗折强度相对于F30增加了24.17%,且劈裂抗拉强度高于2种材料单掺的再生混凝土,相对于F30提高了12.68%.
推荐文章
浅谈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物掺和料
粉煤灰
环境保护
混凝土
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探讨
粉煤灰
混凝土性能
影响
纳米玻璃粉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纳米玻璃粉
粉煤灰
工作性
力学性能
碱硅酸反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纳米SiO2和粉煤灰复掺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老砂浆 纳米SiO2 粉煤灰 质量取代法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973.2
字数 48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815/j.jace.2019.03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肖建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21 7606 47.0 81.0
2 薛松涛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60 911 15.0 29.0
3 段珍华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 2 1.0 1.0
4 陈祥磊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 0 0.0 0.0
5 李标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再生混凝土
老砂浆
纳米SiO2
粉煤灰
质量取代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3-2049
61-1442/TU
大16开
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内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7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