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烷氧基硅烷为封端剂,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脱醇缩合反应,制得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和封端剂种类对封端效果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产物结构,并考察了产物的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制得了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较佳的催化剂用量为0.09%.当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封端剂时,封端效率为94%,产物经100℃ ×72 h和常温12个月贮存后,黏度变化率均小于5%,经钛酸酯法测试无明显"黏度高峰"现象,贮存稳定性良好,可作为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基础聚合物.
推荐文章
氟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低温性能的研究
氟硅橡胶
共聚物
动态机械热分析
低温特性
聚二甲基硅氧烷光解离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研究
聚二甲基硅氧烷
光解离
从头算分子动力学
基于聚二甲基硅氧烷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研究进展
聚二甲基硅氧烷
柔性应变传感器
可穿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合成及表征
来源期刊 有机硅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硅羟基 封端效率 贮存稳定性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264.1+7
字数 40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1/j.issn.1009-4369.2020.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世容 9 214 3.0 9.0
2 王强 8 19 2.0 4.0
3 毛云忠 16 35 4.0 5.0
4 谢志坚 5 18 2.0 4.0
5 刘彬 4 0 0.0 0.0
6 暴玉强 4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烷氧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硅羟基
封端效率
贮存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有机硅材料
双月刊
1009-4369
51-1594/TQ
大16开
四川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0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4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