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兴安岭北段新发现一条韧性剪切带——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根据野外露头观测,该韧性剪切带为左行-逆断层性质.韧性剪切带内变形的最年轻地质体为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其被侏罗系覆盖,且下侏罗统柴河组未发生韧性变形.通过SHRIMP锆石U-Pb测年,得出早三叠世花岗闪长岩的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49.3±4.1 Ma,结合野外地质关系,将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变形时代归属于中—晚三叠世.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其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三叠纪晚期向额尔古纳地块南向俯冲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通过区域韧性断裂对比,认为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为额尔古纳河-阿龙山NE向韧性变形域的南部延伸.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的发现为研究区域韧性变形构造及兴蒙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了基础资料.
推荐文章
大兴安岭北段上侏罗统哈日陶勒盖玄武岩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哈日陶勒盖玄武岩
上侏罗统
U-Pb测年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大兴安岭北段
大兴安岭北段矿床类型和控矿因素分析
大兴安岭北段
成矿地质
矿床
成矿规律
控矿因素
大兴安岭哈达陶勒盖组火山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陆缘弧构造背景
锆石U-Pb测年
哈达陶勒盖组
陆缘弧背景
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北段下侏罗统柴河组的厘定及地质意义
柴河组
下侏罗统
SHRIMP锆石U-Pb年龄
大兴安岭
新巴尔虎右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兴安岭北段新巴尔虎右旗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段 韧性剪切带 中—晚三叠世 兴蒙造山带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0-458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34.51|P54
字数 796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3)
共引文献  (703)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19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2(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3(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4(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6(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7(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8(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9(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0(3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3(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兴安岭北段
韧性剪切带
中—晚三叠世
兴蒙造山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