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植物化学调控技术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对甜叶菊形态建成、酶活性、莱鲍迪甙A与甜菊醇糖苷比值(ReA/ST)的影响,目的是为调节剂DTA-6提高甜叶菊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及机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农场试验基地进行,用大田试验方法,在8月15日(移栽后75天后)喷施不同浓度DTA-60 mg·L-1(CK)、12.5 mg·L-1(D12.5)、60 mg·L-1(D60)、300 mg·L-1(D300),在8月20日、9月7日、9月22日(分别为移栽后80、98、113 d)进行取样,测定甜叶菊的形态、酶活性及ReA/ST,收获时测定产量.结果表明,在8月20日:D12.5处理的株高、茎粗、分枝数、POD酶活性和ReA/ST与CK相比均极显著增加,PPO酶活性极与CK相比显著降低;D60处理的POD酶活性与CK相比均极显著增加,PPO酶活性和ReA/ST与CK相比均极显著降低;D300处理的分枝数、POD酶活性、ReA/ST与CK相比均极显著增加.在9月7日:D12.5、D60、D300处理的PPO酶活性和ReA/ST与CK相比均极显著降低,POD酶活性与CK相比均极显著增加.在9月22日:D12.5处理的茎粗和POD酶活性与CK相比极显著增加,分枝数与CK相比显著增加,PPO酶活性极显著降低;D60处理的株高、分枝数、单株茎重和ReA/ST与CK相比均极显著增加,PPO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OD酶活性显著降低;D300处理的PPO酶活性和与POD酶活性CK相比极显著降低,ReA/ST极显著增加.收获时,D12.5处理产量增加了3.8%;D60处理产量增加了11.2%,并且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D300处理产量增加了8.0%.综上所述,试验所设计浓度范围中60 mg·L-1 DTA-6浓度对甜叶菊的调控效果最为显著.
推荐文章
烯效唑对甜叶菊形态、酶活性、叶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甜叶菊
烯效唑
酶活性
叶片
产量
品质
S3307和DTA-6对大豆叶片生理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
烯效唑
大豆
生理活性
产量
DTA-6+Mo复配剂对甜豌豆产量品质的调控
DTA-6+Mo复配剂
甜豌豆
产量
品质
NaCl对甜叶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甜叶菊
NaCl
种子萌发
幼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TA-6对甜叶菊形态建成、酶活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甜叶菊 DTA-6 酶活性 产量 莱胞迪甙A/糖苷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6,45
页数 8页 分类号 Q78
字数 41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090.2020.01.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2)
共引文献  (449)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4(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5(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6(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7(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9(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甜叶菊
DTA-6
酶活性
产量
莱胞迪甙A/糖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2-2090
23-1275/S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9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