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每天兢兢业业地承担着合成、分解、滤过、贮存、产生胆汁等功能,在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达500种以上,但它又是“傻大个”——作为唯一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累了、痛了也不被人感知,肝病的发生和加剧往往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等到发现时多已到肝病中晚期. 对于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如果我们能对“傻大个”多一点关心,准确接收身体给出的一些信号,及时接受规范治疗和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一些疾病本来可以延缓或避免发展到肝移植的程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刘超结合近期主刀的肝移植病例,给我们做了一份健康提醒.
推荐文章
儿童急性肝衰竭的肝移植治疗
肝功能衰竭,急性
儿童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药物进展
肝移植
乙型肝炎复发
抗病毒治疗
肝移植的影像学评价
肝移植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137例肝移植术后早期治疗体会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回顾性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专家忠告:有些肝移植是人为耽搁出来的
来源期刊 人之初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健康中国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之初
半月刊
1005-3581
44-1608/R
广州市环市东路水荫路2号华信大厦西座13-14楼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