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一种多年生恶性入侵杂草,会严重破坏入侵地生物多样性,目前在中国南方多个省份均有发生.采用生物替代的方法控制薇甘菊,既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又可获得生态和经济效益.本研究根据薇甘菊入侵的主要生境特点,选择1 5种适合在薇甘菊大面积发生区域生长并具有较好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植物,采用盆栽竞争试验,通过测定株高、生物量(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光合速率等生理生化指标,研究不同替代植物对薇甘菊的防控效果,以筛选出最佳替代植物.结果 表明,所选植物中,香茅(Mosla chinensis)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as)对薇甘菊的控制效果最好,薇甘菊与这两种植物竞争时,其鲜重、干重、株高等指标在15组处理中均为最低或次低.进一步研究表明,在香茅和柱花草与薇甘菊共同种植时,不同植株比例的条件下,薇甘菊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与单独种植薇甘菊的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薇甘菊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等指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香茅和柱花草与单独种植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香茅和柱花草在不影响自身生长的前提下,能够很好地控制薇甘菊的生长,可作为良好的替代植物.
推荐文章
薇甘菊挥发物对薇甘菊颈盲蝽的引诱作用
薇甘菊颈盲蝽
嗅觉测试
野外诱捕
香叶烯
林业有害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气体交换特性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
频率分布
种间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薇甘菊替代植物的筛选及其防控效果试验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气象 学科
关键词 薇甘菊 替代植物 筛选 防控效果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生态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56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362.2020.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志伟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17 157 7.0 12.0
2 张瑞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18 48 4.0 6.0
3 付卫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36 227 10.0 12.0
4 张国良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44 274 10.0 12.0
5 宋振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16 48 4.0 6.0
6 王忠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5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0)
共引文献  (96)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2(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3(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6(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1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2(3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3(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4(2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薇甘菊
替代植物
筛选
防控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气象
月刊
1000-6362
11-1999/S
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2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4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