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番荔枝内生真菌Periconia sp.F-31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3个新化合物,通过多种波谱学方法及计算ECD鉴定了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二氯取代的异香豆素pericochlorosin A (1)、含氯取代苯酚化合物pericochlorosin B (2)和十氢化萘衍生物pericoannosin G (3).药理活性评价表明,化合物2具有较强的抗HIV活性,其IC50为2.2μM.
推荐文章
一种能产生紫杉醇类化合物内生真菌的分离
东北红豆杉
内生真菌
紫杉醇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植物内生真菌Hansfordia sp.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植物内生真菌
Hansfordia sp.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奇楠内生真菌Fusarium sp.HP-2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奇楠沉香
内生真菌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红树植物卤蕨内生真菌Penicillium sp.0935030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卤蕨
内生真菌
青霉属
环二肽
抗菌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生真菌Periconia sp.F-31中的三个新化合物
来源期刊 中国药学(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生真菌 黑团孢霉属 Pericochlorosin Pericoannosin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4-251
页数 8页 分类号 R284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生真菌
黑团孢霉属
Pericochlorosin
Pericoannosin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学(英文版)
月刊
1003-1057
11-2863/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9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6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8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