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全世界范围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空间太阳能发电概念为人类全面开发利用空间太阳能提供了可能;其中,微波电能传输是实现空间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技术方案,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传统能源(煤炭/石油/核能)类似,空间太阳能发电必然影响地球环境,尤其是微波电能传输使用高功率的微波长时间、固定位置穿透大气层并长期照射地面接收站,必须研究和分析空间太阳能发电对环境的影响.因此,通过对太空发电站系统相关参数的分析,利用基于等效原理的口径场法推导出地面接收站系统附近场强的计算公式,进一步通过对发射天线照射区域进行划分的方法分别仿真地面接收天线中心位置和边缘位置处的场强.最后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电磁辐射曝露限值管理标准提出公众、工医科设备及通信系统不受地面接收站电场强度影响的安全区域范围.
推荐文章
FY-4A地面接收站选址实例分析
FY-4A
地面接收站
选址
环境探测
太空发电站参数化有限元建模与设计平台
太空发电站(SPS)
结构动力学
参数化建模
有限元
设计平台
遥感接收站电磁环境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遥感接收站
电磁环境
自动测试系统
测量不确定度
日本LNG接收站的建设
LNG
日本
接收站
储罐
组织建设
总体布局
投资体制
相关法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空发电站地面接收站附近电磁环境评估
来源期刊 空间电子技术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太空发电站 远场场强 仿真分析 安全区域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9
页数 6页 分类号 V474
字数 36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135.2020.02.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国栋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2 206 8.0 14.0
2 张金宝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8 120 6.0 10.0
3 刘鹤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6 41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空发电站
远场场强
仿真分析
安全区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间电子技术
双月刊
1674-7135
61-1420/TN
大16开
西安市165信箱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