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刑民视角的差异和认定逻辑的分歧是偷换二维码取财行为在认定过程中出现巨大争议的根本原因.在重视民事法律关系和刑事犯罪各自独立场域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处分意识和错误认识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犯罪对象是消费者的钱款而非商家要求消费者支付钱款的请求权,以及该钱款的占有由消费者向行为人流转,商家在整个过程中并无控制过钱款.在厘清以上视角差异的提前下,认为偷换二维码取财行为的本质是行为人介入到前置的民事关系,通过对前后两端都进行欺骗的方式维持财物的顺利流转,使得消费者误认为民事法律关系正常存续并能现实履行,并在此过程中借消费者自愿交付的方式非法占有其钱款.其中,消费者是被骗的对象,是犯罪事实中的被害人,商家是因欺骗被利用的犯罪工具.
推荐文章
"偷换二维码"案件的刑法认定
二维码
盗窃罪
一般诈骗罪
新型三角诈骗罪
基于DHKE的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
身份识别
DHKE
安全隐患
QR码
Magic Barcode 艺术二维码
二维码
艺术新颖
美观
二维码大器晚成
二维码
识别
电子商务
应用爆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视角差异和基本逻辑:偷换二维码取财行为性质的认定
来源期刊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刑民视角差异 处分意识 财产性利益 占有关系 犯罪工具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法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7
页数 5页 分类号 D90
字数 657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奥立 7 54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8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7(27)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8(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刑民视角差异
处分意识
财产性利益
占有关系
犯罪工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季刊
1672-9390
42-1584/D
大16开
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武汉市人民警察培训学院办公室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7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