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退变情况.方法:招募健康志愿者和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各35例,每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5~55岁.健康志愿者组年龄(35.66±8.73)岁,BMI指数(21.85±1.94) kg/m2;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组年龄(36.09±7.70)岁,BMI指数(21.50±1.78) kg/m2,VAS评分(4.40±0.88)分,病程(11.2±7.14)个月,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成像分析,观察L4,5间隙腰骶部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结果:健康志愿者左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69±0.035)%、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99±0.070)%和右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68±0.031)%、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712±0.0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173±0.021)%、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95±0.054)%和患侧多裂肌脂肪比例(0.228±0.027)%、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0.629±0.0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患侧与志愿者左右两侧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健侧与健康志愿者左右侧多裂肌脂肪比例、去脂肪化横截面积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症患侧腰骶部多裂肌存在退变,表现为多裂肌面积萎缩、脂肪浸润.
推荐文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和临床评价
脊髓造影
X线计算机
断层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肌电的比较研究
椎间盘移位
多裂肌
表面肌电图
手术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破裂型
手术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
微创手术
椎间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骶部多裂肌脂肪变化的影像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骨伤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裂肌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681
字数 44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200/j.issn.1003-0034.2020.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元唯安 45 282 11.0 15.0
2 张敏 60 374 11.0 17.0
3 詹红生 217 2142 25.0 37.0
7 胡零三 8 39 3.0 6.0
11 赵烨 1 0 0.0 0.0
12 张承哲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裂肌
核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伤
月刊
1003-0034
11-24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
82-3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2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