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狄拉克半金属的超材料太赫兹宽频及双频吸波体.该吸波体由三层结构组成,上层为狄拉克半金属层,中间为介质层,底层为金属基底.首先设计了U型的单峰吸波体,该吸波体能够实现在6.02THz处的完美吸收.通过研究单峰吸波体的表面电流分布可知,入射太赫兹能量的吸收主要来自沿U型臂方向上电场引起的电偶极子振荡.然后通过多个吸收峰叠加扩展带宽的原理,设计出了双频和宽频吸波体.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双频吸波体能够在5.33THz和5.86THz处实现94.7%及91%的吸收率,宽频吸波体在5.59THz到5.90THz之间吸收率可达90%以上.同时,利用狄拉克半金属电导率的可调节性,通过改变狄拉克半金属的费米能级,无需优化几何结构和重新制造结构,便可以实现共振吸收峰频率的动态调谐.
推荐文章
基于超材料的太赫兹波吸波材料
太赫兹波
吸波材料
超材料
太赫兹及红外吸波超材料研究进展
太赫兹
红外
吸波超材料
表面等离激元
基于超材料的偏振不敏感太赫兹宽带吸波体设计
超材料
太赫兹吸波体
偏振不敏感
宽带吸收
基于分形结构的太赫兹超材料吸波体
超材料
太赫兹
分形
宽频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狄拉克半金属超材料的太赫兹吸波体研究
来源期刊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太赫兹 超材料 吸波体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光纤通信与光电器件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2
页数 8页 分类号 TM732
字数 29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28/j.issn1672-6634.2020.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玉萍 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8 61 4.0 6.0
2 张会云 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3 23 3.0 4.0
3 王彤灵 山东科技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4 3 1.0 1.0
4 李倩文 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 0 0.0 0.0
5 周晓英 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赫兹
超材料
吸波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2-6634
37-1418/N
大16开
山东省聊城市文化路34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4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32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