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提高白沙河流域山洪预警预报精度,减少山洪灾害在该区域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新安江模型、TOPMODEL模型应用于山洪模拟中,选取该流域2009~2013年的实测洪水资料进行模型的率定和验证,比较分析场次洪水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拟结果,探究三种模型在白沙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新安江模型以及TOPMODEL模型模拟结果的平均洪峰误差分别为16.93%、54.00%、23.20%,径流深误差分别为21.28%、36.69%、12.68%。新安江模型模拟效果不佳,适用性最差;TOPMODEL模型模拟结果比新安江模型模拟结果要好,但洪峰误差依然相对偏大;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的模拟效果最好,适用性最强,能够满足洪水预报的基本要求,可用于在该区域进行山洪预警预报。
推荐文章
改进的SWAT模型在大凌河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改进SWAT模型
传统SWAT模型
径流模拟
大凌河流域
水文模型系统在峨嵋河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
水文模型系统
水文过程
尺度效应
空间变动性
峨嵋河流域
基于地形指数模型的白沙河流域逐日流量模拟
地形指数模型
逐日流量
白沙河流域
流沙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流沙河
水文特性
暴雨洪水
泥沙
蒸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文模型在白沙河流域山洪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来源期刊 水资源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山洪模拟 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 新安江模型 TOPMODEL模型 白沙河流域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9
页数 9页 分类号 P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艳军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4 324 9.0 17.0
2 吴金津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3 赵建华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4 陈秀篁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陈宁玥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6 陈斯达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洪模拟
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
新安江模型
TOPMODEL模型
白沙河流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资源研究
双月刊
2166-6024
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32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