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渤海西部中新生代演化具有频繁的构造体制转换和鲜明的旋回性,从而决定了潜山地质结构和内幕构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基础上,运用构造解析的方法,以构造变形、构造期次划分和古应力场分析为主线,重建研究区中新生代多旋回构造演化序列.另一方面,从潜山内幕残留地层和断裂特征入手,解剖潜山的地质结构,识别和划分了研究区潜山构造样式和成因类型.研究表明,渤海西部中新生代存在印支、早燕山、中燕山、晚燕山、早喜山、晚喜山6个构造旋回,相应地潜山的形成经历了前印支期潜山物质基础发育、印支—早燕山旋回挤压逆冲与潜山雏形、中燕山—早喜山旋回伸展裂陷与潜山初始格局、晚喜山旋回断-拗沉降与潜山定型定位四大演化阶段.各个旋回构造变形的时空差异以及叠加组合方式的不同导致研究区潜山构造特征呈现明显的分带性,自西向东可划分为西侧内幕残留逆冲型、中部反转块断翘倾型和东部复杂走滑断块型潜山带.
推荐文章
渤海海域西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与潜山形成机制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西南部
中生代
潜山
燕山期
印支期
断裂
形成期次
构造演化
潜山类型
渤海海域西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与潜山形成机制
渤海湾盆地
渤海海域西南部
中生代
潜山
燕山期
印支期
断裂
形成期次
构造演化
潜山类型
渤海西部海域新生代构造与演化及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渤海西部
构造演化
区域应力场
油气聚集
中、新生代柴达木北缘的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
盆地类型
构造演化
大陆内弱伸展断-坳陷
挤压挠曲盆地
中新生代
柴达木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渤海西部中新生代多旋回构造演化与潜山形成
来源期刊 海洋地质前沿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渤海西部 中新生代 印支旋回 早燕山旋回 晚燕山旋回 潜山结构 构造演化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评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42|P73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028/j.1009-2722.2020.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慧勇 24 181 9.0 13.0
2 胡贺伟 7 31 4.0 5.0
3 肖述光 5 12 2.0 3.0
4 李飞 4 3 1.0 1.0
5 李俊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41)
共引文献  (827)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2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2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4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4(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5(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9(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2(5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3(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04(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5)
2005(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7(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8(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2(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渤海西部
中新生代
印支旋回
早燕山旋回
晚燕山旋回
潜山结构
构造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地质前沿
月刊
1009-2722
37-1475/P
大16开
青岛市福州南路62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4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