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制冷       
摘要:
生物滴滤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恶臭气体处理方法.为实现生物滴滤塔(BTF)快速稳定启动,以城镇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接种微生物,以葡萄糖溶液为共代谢基质,以氨气、硫化氢、乙硫醇混合气体为模拟恶臭气体,采用接种培养挂膜法启动生物滴滤塔.试验结果表明:挂膜培养25d后完成了BTF的快速启动;在NH3进气浓度为77.93~271.57mg/m3、H2S进气浓度为114.64~423.76mg/m3、乙硫醇进气浓度为63.7~313.42mg/m3、空床停留时间(EBRT)为21s、气液比为277.8∶1、喷淋液pH为6.5~7.5条件下,BTF对模拟恶臭气体各组分的去除率不低于80%,而且装置运行稳定.
推荐文章
生物滴滤塔净化苯乙烯废气的强化启动及工艺性能
生物滴滤塔
苯乙烯
启动
去除效率
恶臭气体的生物处理工艺
环境工程学
恶臭气体
综述
生物处理
工艺
生物滴滤塔处理氯苯废气的工艺性能
生物滴滤塔
氯苯废气
活性污泥
挂膜
进气负荷
喷淋液
空塔停留时间
高效生物滴滤塔处理化工污水含H2S恶臭气体实验研究
恶臭气体
H2S
填料
生物滴滤池
生物降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滴滤塔净化恶臭气体的快速启动及工艺性能
来源期刊 制冷 学科
关键词 生物滴滤塔 恶臭气体 活性污泥 去除率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8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180.2020.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强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54 522 12.0 22.0
2 张键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5 338 11.0 18.0
3 居军 2 0 0.0 0.0
4 李跃 2 6 1.0 2.0
5 王建新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9)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滴滤塔
恶臭气体
活性污泥
去除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制冷
季刊
1005-9180
44-1220/TB
大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