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采集2017年1月12日入院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行腔内修复术的1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CTA和四维血流核磁共振(4D flow MRI)检查数据.使用3D slider软件重建主动脉夹层三维模型,使用后处理软件分析4D flow MRI的原始数据.选取该胸主动脉夹层病例的正常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的不同平面进行腔内支架修复前后的血流量化分析.结果 正常主动脉和主动脉夹层的血流分布形式可通过4D flow MRI的后处理技术进行可视化和定量化分析.在夹层的不同节段水平,真腔内血流方向均为正向,假腔内血流在收缩期多为正向血流,在舒张期、收缩期初期和末期多为反向血流.真腔内平均流速在整个心动周期均显著高于假腔内流速.腔内支架修复原发破口后,真腔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多,流速较前增快;假腔内血流量及流速均显著减少.支架远端假腔内血流在整个心动周期均为反向,假腔内距离远端破口越近,血流量越大.结论 4D flow MRI能够对本例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前后的血流改变进行量化分析,并呈现复杂的血流形式.
推荐文章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鉴别主动脉夹层与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准确性比较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弹性
主动脉壁内血肿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鉴别诊断
主动脉夹层MRI诊断
主动脉
夹层
磁共振成像
主动脉夹层48例临床分析
主动脉夹层
影像学
诊断
治疗
预后
主动脉夹层在磁共振T1W/TFE脉冲序列中的影像表现
主动脉夹层
磁共振成像
脉冲序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的胸主动脉夹层血流模拟分析
来源期刊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四维血流磁共振 动脉瘤,夹层 腔内修复 模拟分析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01411-20200319-00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符伟国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 278 1148 15.0 21.0
2 郭大乔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 86 333 9.0 14.0
3 郭宝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 11 29 4.0 5.0
4 董智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复旦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 45 132 7.0 10.0
5 单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 4 4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维血流磁共振
动脉瘤,夹层
腔内修复
模拟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季刊
2096-1863
10-1411/R
16开
广州市越秀区竹丝岗二马路5号之一龙珠大厦2层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