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建造人工湿地并设置不同水平的铅污染废水(1.5 mg/L及3.0 mg/L),研究了十种湿地植物对铅吸收积累及分配的差异。结果表明,供试十种湿地植物间的铅积累能力存在很大差异。不同植物种类间地上部、地下部、全株铅积累量的最大差异(积累量最大植物与积累量最小植物的比值)分别达到9.3~9.7倍、10.5~12.3倍、8.6~9.2倍。分析表明,1.5 mg/L铅污染废水处理与3.0 mg/L铅污染废水处理之间,这些铅积累量的相关性都很强,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而且,地上部与地下部之间铅积累量的相关性也很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 【0.05 or 0.01)。该结果说明,湿地植物的铅积累能力在不同铅污染水平下保持一致。但十种湿地植物间铅分配的差异相对较小,铅积累量在地上部及地下部分配比例的最大差异分别只有1.5倍左右及3倍多一点。因此,通过植物的铅积累量来筛选用于处理铅污染废水的湿地植物种类比较适宜,而湿地植物地上部铅积累量比地下部更有意义,因为地上部分易于收集处理。根据本研究结果,综合考虑植物地上部及全株铅积累量,有2种植物的铅积累能力明显突出,即茭笋(Zizania latifolia)及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在利用人工湿地工程技术处理铅污染废水时,这2种湿地植物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金边麦冬人工湿地对含铅废水的处理研究
金边麦冬
人工湿地
含铅废水
铅在番茄中的积累及对其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番茄
溶液培养
积累
生长
生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铅污染废水中不同湿地植物对铅积累及分配的差异
来源期刊 世界生态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湿地植物 积累 水体污染 污水处理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6-193
页数 8页 分类号 X3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国 10 110 5.0 10.0
2 刘远康 2 0 0.0 0.0
3 郭雨薇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地植物
积累
水体污染
污水处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生态学
季刊
2324-7967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19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