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52.34 ±2.64)岁,年龄范围39~64岁.采取单纯随机抽样中的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同期42例硬化失代偿期未并发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51.34±3.45)岁,年龄范围37~68岁.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慢性肝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慢性肝病问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腹部症状、疲劳、全身症状、活动、情感、焦虑各维度得分及生存质量总分,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生存质量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腹部症状、疲劳、全身症状、活动、情感、焦虑得分以及总分得分分别为(5.58±1.79)、(4.23±1.74)、(4.93±1.39)、(5.36±1.36)、(4.74±1.05)、(4.26±1.25)、(31.06±6.53)分,对照组得分分别为(6.27±1.12)、(5.47±1.26)、(6.14±0.78)、(5.88±0.93)、(5.45±0.82)、(4.96±0.94)、(33.79±4.01)分,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病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痛、腹胀、乏力等不适症状,营养状况,性别,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焦虑是其影响因素.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生存质量低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未并发肠梗阻患者,其影响因素有疾病相关因素,也有非疾病相关因素,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尽可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