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流感染(BSI)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血液,繁殖并释放代谢产物及毒素引起的急性感染,随着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的逐年增加,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血培养是实验室血流感染诊断的参考标准和第一线工具,然而,常规实验具有较长的周转时间,无法完全满足临床危重血流感染病人治疗的时间需求.而及早使用有效的抗微生物治疗,能够提高血流感染的治愈率,减少用药时间,降低死亡率.基于分子方法的实验室检测弥补了传统的血培养的局限,可以通过快速鉴定病原体和相关的抗菌药物耐药基因来优化血流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快速诊断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和相关的耐药基因对早期给药和改进抗菌治疗很重要.最终,这可能会提高治疗质量和保健的成本效益,并且减少抗菌药物的耐药.
推荐文章
鸭圆环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鸭圆环病毒
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
诊断方法
分子诊断学在细菌和真菌的血流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学
细菌
真菌
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研究进展
导管
血流感染
预防
护理
猪流感的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猪流感
诊断技术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血流感染的实验室分子诊断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流感染 血培养 分子诊断技术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7-19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5
字数 42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6948.2020.01.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艳敏 40 154 6.0 10.0
2 孙兰菊 23 125 6.0 9.0
3 陈莎燕 10 26 4.0 5.0
4 陈明慧 13 48 5.0 6.0
5 房杰 14 51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流感染
血培养
分子诊断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双月刊
1007-6948
12-1249/R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三纬路122号
6-3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9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2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