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野外剖面实测与岩石学特征分析为基础,结合主元素、痕量元素、稀土元素和碳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测试结果,对四川盆地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白云岩类型及其成因进行系统分析.该区主要发育残余结构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晶粒白云岩进一步分为粉—细晶白云岩、中晶白云岩和粗晶白云岩,其形成受控于埋藏过程.残余结构白云岩和粉—细晶白云岩,由他形—半自形白云石晶体组成,具有较低的U/Th值和V/(V+Ni)值,Fe和Mn含量较高,Sr和Na含量较低,δLa正异常,δCe负异常,δEu无明显异常,δ13C值变化不大,包裹体均一温度较低,δ18O值明显偏负,形成于弱还原性浅埋藏环境下早成岩阶段A期;中—粗晶白云岩由他形白云石晶粒组成,具有较高的U/Th值和V/(V+Ni)值,Fe和Mn含量比细晶白云岩要高,Sr和Na含量也较高,δLa正异常,δCe负异常,δEu无明显异常,包裹体均一温度较高,∥13C值变化不大,g18O值明显偏负,形成于还原性较强的深埋藏高温环境,应为晚成岩阶段A期成岩阶段.
推荐文章
川东地区长兴组白云岩储层成因与成岩系统
川东地区
晚二叠世
白云岩
储集层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成岩流体
成岩系统
长兴组
流体包裹体
贺兰山地区寒武系三山子组白云岩成因
白云石化
成因
三山子组
贺兰山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成因及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纪
白云岩成因
地球化学
储集层
白云岩分布
层控性
区位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门山地区凉水洞剖面中泥盆统观雾山组白云岩成因
来源期刊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白云石 成因 观雾山组 龙门山 甘溪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矿产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197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588.245
字数 74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9727.2020.02.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5)
共引文献  (552)
参考文献  (3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6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4(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1996(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8(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9(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7(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云石
成因
观雾山组
龙门山
甘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9727
51-1634/N
大16开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62-24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4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40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