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海洋气象学报       
摘要:
基于济南站边界层风廓线雷达(wind profile radar,WPR)观测的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 n 2),采用偏离度法确定夏季白天边界层高度(H BL),分别与基于L波段雷达探空资料的干绝热曲线法、基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国标法确定的H BL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三种方法确定的25 d日最大HBL的平均值分别为2500.0 m、2529.1 m、2469.9 m,总体一致;25 d同日期比较,偏离度法与后两者的标准偏差(σ)分别为337.1 m、636.7 m;前两方法结果的相关系数(R)较高为0.668,但两者与国标法的R分别为-0.130、-0.064,证实国标法H BL的均值准确度尚可但实时值准确度低.2)偏离度法确定的日最大H BL出现时间,25 d平均和最多均在15时,逐小时H BL 07-15时呈缓慢增高态势、15-19时则快速降低;但国标法日最大H BL 25 d平均和最多均出现在16时,且H BL在午后13-15时出现坍塌现象,与对流边界层午后峰值规律显著不同.3)前两种方法的H BL与地表温度、气温的相关性均较好,与风速的相关性则较差;而国标法H BL与风速的相关性较好,与地表温度、气温的相关性则较差;偏离度法日最大H BL对最高气温、最高地表温度的平均响应时间分别为1、2 h左右,符合太阳辐射—地表温度—气温—H BL的响应关系和次序,但国标法的日最大H BL未能反映这一响应.4)偏离度法H BL与各污染物的逐小时质量浓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但国标法H BL的相关性较差.5)三种方法综合对比,偏离度法H BL准确度较高,且能给出时空演变;干绝热曲线法H BL准确度较高,但不能给出时空演变;国标法实时H BL准确度低,虽能给出时空演变但午后峰值偏差大.
推荐文章
偏离度法确定济南夏季对流边界层高度研究
偏离度法
对流边界层高度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风廓线雷达
L探空
质量控制
乌鲁木齐市日最大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分析及其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干绝热
日最大边界层高度
平均风速
通风量
大气边界层高度确定及应用研究进展
大气边界层高度
湍流边界层
物质聚集层
遥感反演
参数化
基于激光雷达的边界层高度探测研究
激光雷达
边界层高温
无线电探空
城市
郊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方法确定济南夏季日最大边界层高度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海洋气象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最大边界层高度 偏离度法 干绝热曲线法 国标法 风廓线雷达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124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412.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513/j.cnki.issn2096-3599.2020.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子东 21 85 5.0 8.0
2 王栋成 26 218 9.0 14.0
3 曹洁 28 297 9.0 16.0
4 邱粲 30 226 7.0 14.0
6 董旭光 36 354 10.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9)
共引文献  (398)
参考文献  (5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7(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8(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6(4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1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2(3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3(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4(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6(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7(3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8(15)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最大边界层高度
偏离度法
干绝热曲线法
国标法
风廓线雷达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洋气象学报
双月刊
2096-3599
37-1512/P
大16开
济南市无影山路12号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9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