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建立了无氰电沉积粒径约20 nm的银颗粒制备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银基底的方法,考察了基底的相关性质.利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在不同的扫描速度下研究此沉积体系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银的电沉积过程受扩散控制,当扫描速度增大时,氧化峰位略正移,但还原峰明显负移.扫描电镜表征结果表明,沉积银层的结晶形状规则,分布均匀,粒径为(20±10)nm.以甲基橙为探针,考察了沉积银基底对拉曼光谱信号的增强作用,其增强因子为5.2×105.沉积银基底对罗丹明6G(R6G)分子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0-12~1×10-6 mol/L,相关系数为0.98,检出限低于1×10-12 mol/L.拉曼光谱Mapping图表明,沉积银活性基底在大范围内的增强效果均匀.
推荐文章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研究进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纳米材料
金属基底
非金属基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研究进展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针尖增强拉曼光谱
空间分辨率
灵敏度
纳米材料
综述
混合金银溶胶-分子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研究
碱性品红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聚集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高温高压水中镍和铬表面氧化膜的原位表面增强型拉曼光谱研究
高温高压水
镍铬表面氧化膜
原位表面增强型拉曼光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活性基底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沉积银 活性基底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检出限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288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56/j.issn.0253-3820.19135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智栋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17 493 9.0 17.0
2 赵健伟 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 14 15 2.0 2.0
3 孙志 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 6 6 1.0 2.0
4 陈峰 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 7 9 1.0 3.0
5 赵博儒 嘉兴学院材料与纺织工程学院 2 2 1.0 1.0
9 沈劲松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沉积银
活性基底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检出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