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治疗手段,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uveal malignant melanoma,UM)、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和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primary vitreoretinal lymphoma,PVRL)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针对UM患者,GNAQ/GNA11基因的突变率超过90%,GαQ和Gα11蛋白抑制剂FR900359或其衍生物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蛋白激酶C和ERK激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可能改善转移性UM患者的治疗反应.针对Yes相关蛋白的靶向治疗策略可能是未来治疗UM的有效手段.Nutlin-3a是MDM2-p53相互作用的小分子抑制剂,它在高浓度时可杀死视网膜母细胞株.SYK抑制剂是开发中的RB治疗潜在靶点.沉默CKS1B基因可以抑制RB细胞的生长和侵袭.伊布替尼可能预防或延迟CD79B阳性PVRL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推荐文章
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
基因治疗
放射治疗
分子生物学
铁磁颗粒诱导加温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铁磁微球
磁流体
肿瘤
加温治疗
溶瘤病毒OncoVexGM-CSF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溶瘤病毒
溶瘤病毒疗法
单纯疱疹病毒属
肿瘤
黑色素瘤
眼内恶性肿瘤的治疗进展
眼内肿瘤
恶性肿瘤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眼内恶性肿瘤基因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国际眼科纵览 学科
关键词 靶向治疗 眼内恶性肿瘤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26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5803.2020.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晓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70 119 7.0 8.0
2 管文雪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靶向治疗
眼内恶性肿瘤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眼科纵览
双月刊
1673-5803
11-5500/R
大16开
北京市崇内大街后沟胡同17号
2-609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1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67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