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文章针对单一极化能量接收装置的微波吸收能力有限,无法适应多极化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波能量接收方法,能够吸收任意方向极化入射电磁波,并转化为直流能量,方案由双线极化谐振单元组成周期阵列平面,并在背后引入射频功率合成网络,分别对接收下来的垂直与水平极化分量进行功率合成,创新性地引入了3dB定向耦合器,将等相位不等幅度的垂直与水平极化微波分量重新分配为不等相位等幅度的能量,分别输入到两独立的整流电路中,转换为直流.整流电路根据输入功率而优化的,该方案使得任意线极化入射条件下,两个整流电路的射频功率相等,可工作在恒定转换效率上;射频功率合成电路的使用增大了进入整流管的微波功率,提升了能量转换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工作频率为2.325 GHz时在0.15 mW/cm2的入射功率密度下,整流天线实物针对各角度线极化微波的RF-to-DC能量转换效率在57.23%到58.13%的范围内小幅波动变化,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接收装置研究
激光无线能量传输
接收装置
高转换效率
基于 ADS 的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建模仿真
全极化
ADS
极化分量
通道和相位不平衡
星载线极化天线接收椭圆极化波的理论研究
线极化波
极化图
椭圆极化波
特征参量
双圆极化遥感卫星数据接收系统极化鉴别率需求分析
数据接收系统
双圆极化
频率复用
极化鉴别
交叉极化干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极化微波无线能量接收表面研究
来源期刊 空间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任意极化入射波 整流天线 周期阵列 功率合成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827+.2
字数 29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135.2020.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冉 浙江大学应用电磁波研究实验室 6 79 3.0 6.0
2 叶德信 浙江大学应用电磁波研究实验室 4 3 1.0 1.0
3 冉立新 浙江大学应用电磁波研究实验室 25 292 10.0 16.0
4 凌垦丁 浙江大学应用电磁波研究实验室 1 0 0.0 0.0
5 陈哲达 浙江大学应用电磁波研究实验室 1 0 0.0 0.0
6 董亚洲 1 0 0.0 0.0
7 董士伟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任意极化入射波
整流天线
周期阵列
功率合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间电子技术
双月刊
1674-7135
61-1420/TN
大16开
西安市165信箱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626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