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煤泥堆采样的子样布点建模及其应用进行研究,可采集具有代表性的试样以有效避免其采样误差大,有利于煤泥资源的有效综合利用.针对国内煤泥的采样状况,探究当前煤泥采样误差发生的根本原因.在分析煤泥粒度组成及其黏附性的基础上,针对煤泥细、湿黏的特点,采用防黏附的定量采样工具,以数理统计为基础,寻找出满足煤泥采样误差要求的最小子样量.以煤泥的半球堆放建模,进行采样布点和子样量推论,推演出最优的布点规则,结合实际采样案例进行阐释,提出了子样布点方法和定量500 g条件下的采样方案,并对照混煤分析了基本采样单元及最小子样量.根据实验结果制定出的煤泥生产及使用单位科学采样方案,对减轻现场操作劳动强度、减少采样误差、采取代表性强的试样操作有积极意义.
推荐文章
聚丙烯酰胺铁的合成及其在煤泥助滤脱水中的应用
聚丙烯酰胺铁
煤泥水
絮凝和过滤
脱水
煤泥低温干燥新工艺探讨
回转圆筒干燥机
空心桨叶式干燥机
煤泥
干燥
煤泥水的水质特性及处理技术
煤泥水
混凝沉淀
聚丙烯酰胺
一种新颖的MCES方法优化布点
特征选择法
优化布点
环境监测
收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煤泥堆采样的子样布点建模及其应用
来源期刊 煤质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泥 采样 子样 布点 半球建模 采样位置 黏附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1,7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533|TD94
字数 42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677.2020.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伟 11 8 2.0 2.0
2 纪长顺 11 8 2.0 2.0
3 任祥军 10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泥
采样
子样
布点
半球建模
采样位置
黏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质技术
双月刊
1007-7677
11-3862/TD
16开
北京市和平里青年沟东路5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内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88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