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环路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相交传热装置,其性能与位于蒸发器和储液槽之间的毛细芯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更深入研究双层毛细芯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颗粒直径铜粉制备双层毛细芯,在毛细芯总厚度为5 mm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大粒径和小粒径层的相对厚度来改变毛细芯厚度比,对平板型蒸发器环路热管启动和交工况运行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工况下,不同厚度比的双层毛细芯启动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启动过程中出现小粒径层蒸发效率低引起的温度过冲和环路热管中气液两相流变化导致的温度振荡;同时存在一个较优的双铜层毛细芯厚度比,大粒径(180~280 μm)铜层厚度为3 mm可提高蒸发效率,小粒径(56~71 μm)铜层厚度为2 mm可提供足够毛细抽吸力保证环路热管稳定运行.搭载该厚度毛细芯的环路热管不仅启动速度快(125 s),而且总热阻和蒸发器壁面温度均最低,最大加热功率达到120 W(21.10 W/cm2),对应热阻为0.17 K/W.
推荐文章
多尺度复合毛细芯环路热管的传热特性
环路热管
毛细芯
多尺度
传热特性
热泄漏
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脉动热管
传热性能
可视化研究
环路热管中Ti64ELI毛细芯传热能力的实验研究
稳态
蒸发
有效热导率
多孔介质
环路热管
超亲水毛细芯环路热管启动及热性能分析
环路热管
毛细芯
纳米结构
超亲水
启动
相变
传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层毛细芯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分析
来源期刊 热科学与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蒸发 相交 传热 环路热管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38/j.issn.1671-8097.0191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卓焕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4 19 3.0 4.0
2 周宇仁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 4 1.0 2.0
3 许佳寅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 4 1.0 2.0
4 王冬城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液两相流
蒸发
相交
传热
环路热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671-8097
21-1472/T
大16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8-262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84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