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贵州省不同年代酒用糯高粱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其干物质积累总量、产量构成以及花后叶面积指数(LAI)、SPAD值动态、光能截获量(Li)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代更替,贵州省酒用糯高粱生产性能逐步提高,新品种(红缨子、黔高8号)较老品系(黑壳糯、红壳糯)产量和干物质积累总量平均分别增加25.5%和23.4%;稳粒数、穗粒重平均分别显著增加44.6%和58.9%;花后LAI平均分别为3.41和2.14,新品种较老品系增加59.3%;花后37d,SPAD值降幅分别为23.8%和81.2%;新品种的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较老品系分别增加16.1%和34.3%,胞间CO2浓度降低23.5%;新品种的花期Li较老品系增加8.3%,差异显著.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产量、干物质积累总量与Pn、LAI、SPAD值、光能截获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n、Li与SPAD值、LAI呈极显著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花后叶片失绿变缓、光化学效率的提高以及Li的增加可能是糯高粱单产随年代更替稳步提升的原因.
推荐文章
水分胁迫下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特性
冬小麦
种植年代
水分胁迫
干物质积累
转运率
籽粒产量
配置方式对矮秆糯高粱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生产影响
矮秆糯高粱
配置方式
干物质积累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产量性状和生理生态指标差异分析
冬小麦
品种
产量
产量性状
生理生态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贵州不同年代糯高粱品种(系)干物质生产及光能利用特性差异分析
来源期刊 作物杂志 学科
关键词 高粱 干物质积累 产量构成 光合速率 光能截获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0.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晓荣 2 3 1.0 1.0
2 封广才 3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1)
共引文献  (541)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2(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粱
干物质积累
产量构成
光合速率
光能截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杂志
双月刊
1001-7283
11-180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内
82-220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0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7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