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技术发展演变有复杂的社会经济与环境背景。通过讨论江苏淮南盐区制盐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可以揭示中国传统盐作技术演化机制的复杂性。明末清初各海盐区基本废煎改晒,但江苏淮南盐区仍继续沿用传统煎法生产,成为中国海盐经济发展史上的特殊现象。作为中国传统盐业生产的"特区",淮南盐区在明末清初至20世纪中后叶也经过数次废煎改晒尝试,但淮南岸段的砂质土壤与低于500毫米的净蒸发量限制了大规模改晒的可能,重煎轻晒的产销政策又使淮南煎法在清代更为巩固,进一步影响了该区域传统制盐技术革新。淮南盐区传统制盐技术演变可为前工业化技术的比较研究提供经验基础,有助于更深刻了解本土技术发展机制及其环境适应特征。
推荐文章
略论明清时期窑业
景德镇
官窑
民窑
发展
明清时期湖南文化发展及其原因
明清
湖南
文化发展
原因
明清时期宣化的风俗文化
明清
宣化
风俗
明清时期河南地区的红花种植
明清时期
红花
分布范围
自然灾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技术、生态知识及环境适应:以明清时期淮南盐作为例
来源期刊 历史地理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滨海潮滩 淮南盐区 废煎改晒 生态知识 环境适应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51
页数 14页 分类号 K92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鲍俊林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5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滨海潮滩
淮南盐区
废煎改晒
生态知识
环境适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历史地理研究
季刊
2096-6822
31-2157/K9
16开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中国历
201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