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并网运行过程中存在负荷快速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以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动态仿真试验平台,仿真分析基于调门节流方式的二次再热机组负荷动态响应特性,并与一次再热机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阀位指令下,二次再热机组的负荷响应能力滞后于一次再热机组,为满足电网的AGC和一次调频的考核,二次再热机组需预留较大比例的主汽压力节流运行.
推荐文章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响应特性及控制策略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机组
静态响应特性
动态响应特性
控制策略
负荷变动试验
二次再热机组高压低温省煤器参与负荷调节的动态特性模拟研究
二次再热
快速变负荷
高压低温省煤器
高压加热器旁路
给水流量
动态模型
响应特性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全负荷脱硝特性
二次再热
超超临界
锅炉
全负荷脱硝
SCR
烟温
热力计算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凝结水节流变负荷技术分析
超超临界机组
二次再热
火电调峰
机组变负荷
凝结水节流
动态模型
蓄热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调门节流的二次再热机组负荷响应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汽轮机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调门节流 负荷响应能力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运行维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13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M621
字数 47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884.2020.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明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46 429 10.0 20.0
2 凌晨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4 25 2.0 4.0
3 王昌朔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8)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7(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8(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超临界
二次再热
调门节流
负荷响应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汽轮机技术
双月刊
1001-5884
23-1251/TH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三大动力路345号
14-273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27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