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工业上分离提纯天然维生素E的效率,以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维生素E(VE)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采用二步溶胀聚合法制备了VE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印迹聚合物的组成和微结构并采用静态吸附实验分析印迹聚合物对VE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球形度和吸附效果,对VE的吸附量达到了38.12 mg/g.采用Langmuir模型与Freundlich模型对等温吸附曲线进行拟合,发现Freundlich模型能更好的拟合实验数据;Scatchard分析表明印迹聚合物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此方法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微球对VE有较好的结合性能,可应用于VE的工业分离提纯.
推荐文章
溶胀聚合法制备微囊藻毒素分子印迹聚合物
铜绿微囊藻毒素
甲基丙烯酸
溶胀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吸附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维生素E分子印迹聚合物的二步溶胀法制备
来源期刊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VE 分子印迹聚合物 二步溶胀聚合法 吸附分离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与化学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38,14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Q420.6
字数 36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843/j.cnki.CN42-1779/TQ.201807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佑红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23 68 3.0 7.0
2 朱胤霈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1 0 0.0 0.0
3 卢轶男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2 0 0.0 0.0
4 印建国 2 1 1.0 1.0
5 田莉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VE
分子印迹聚合物
二步溶胀聚合法
吸附分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2869
42-1779/TQ
大16开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大道特1号,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西北区1号楼504学报编辑部收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1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14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