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藏多不杂铜矿是一大型斑岩型富金铜矿床,已探明铜资源量超过400×104 t,目前尚未开发且研究主要集中于找矿与地质成矿等方面,很少进行环境方面的研究.为了解西藏多不杂铜矿在未开采前矿区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状况和迁移特性,对多不杂铜矿区地表土壤和萨玛隆河河床沉积物进行了样品采集,测试Cu、Pb、Zn、As、Cd、Cr、Hg等7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和赋存形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风险评估编码法对矿区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和生物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不杂铜矿区地表土壤和萨玛隆河河床沉积物中的多数重金属元素含量分配受到多不杂铜矿的影响很大,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多不杂铜矿区地表土壤中 Cu 尤为富集,含量最高达到21 020.000×10-6 ,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Ⅲ级标准的50 倍,综合污染指数为39.43,达到重度污染级别,多数样品的地累积指数也达到极强污染级别,且其生物活性为中度风险,容易迁移转化,对环境的影响很大;萨玛隆河河床沉积物中Cu 最高含量为2 406.000×10-6 ,为Ⅲ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6 倍,其综合污染指数为38.13,显示重度污染,污染率为91 .6%,但其生物活性为低风险级别,迁移能力较弱,对环境的影响不是很大,但仍不可轻视;Cd虽然含量不高,低于Ⅲ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是其在河床沉积物中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存在(占比为48.01%),生物活性达到极高风险级别,对环境影响较大;Pb、Zn、As、Cr、Hg 含量普遍较低,且生物活性较弱,能够稳定存在于土壤中,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推荐文章
西藏多不杂矿区土壤重金属特征及环境问题防治
多不杂矿区
土壤重金属
环境特征
来源解析
生物有效性
防治意义
粤东柘林湾沉积物重金属富集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
柘林湾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富集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藏多不杂铜矿区土壤与河床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土壤 沉积物 形态分析 地累积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生物有效性 西藏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水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6-393
页数 18页 分类号 P618.41|X53
字数 933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814/j.jese.2020.03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元艺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105 1194 19.0 3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82)
共引文献  (736)
参考文献  (4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6(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2(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3(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4(4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05(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6(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7(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08(5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0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1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12(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6)
2013(6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14(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1)
2015(6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16(6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17(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8(16)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金属元素
土壤
沉积物
形态分析
地累积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生物有效性
西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双月刊
1672-6561
61-1423/P
大16开
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内
52-280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90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