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北太平洋各边缘海及其相应俯冲系统受深部构造活动等地质条件的控制,热流变化较大.在收集整理该区域最新的热流数据基础上,重点探讨西北太平洋俯冲带热结构相关理论、边缘海大洋岩石圈热演化理论模型和局部高异常热流的影响因素,总结了西北太平洋边缘海热流所反映的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北太平洋"沟-弧-海"体系中,从"沟"到"弧"再到"边缘海",热流密度呈"低-高-较高"的变化趋势,弧后地区整体表现为"均一高热"特征;千岛海沟、日本海沟和琉球海沟热流密度值在30.0 mW/m2左右,而对应的岛弧值为其2~3倍.弧后热流大小受到汇聚型俯冲带热结构的影响,俯冲带脱水作用导致的弧后上地幔黏度变化,地震速度降低,岩石圈弹性厚度减薄,引起小尺度地幔对流,形成弧后"均一高热"的热状态.热流的时空分布与岩石圈年龄也有关,随着岩石圈年龄增大,地表热流密度值会随之降低,热流密度值大小和离散性与其形成时间大致呈负相关.鄂霍次克海形成时代(30~65 Ma)较早,其热流密度值(86.8 mW/m2)和离散性(标准差3.727)相对较低;冲绳海槽目前还处于扩张阶段,其热流密度值(139.0 mW/m2)和离散性(标准差7.001)较高.浅层的地下水循环、断裂活动,深层的地幔部分熔融岩浆活动、弧后小尺度地幔对流、俯冲带拐角流等对局部异常热流起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
推荐文章
欧亚大陆及西太平洋边缘海岩石圈结构
欧亚大陆
西太平洋边缘海
岩石圈结构模型
地球深部动力学
黄海-西北太平洋表层海水Hg的形态研究
黄海-西北太平洋
THg
RHg
DGM
西北太平洋夏季海浪数值模拟研究
SWAN模式
卫星高度计
检验
西北太平洋海表风速特征分析
QN风场
西北太平洋
季节特征
年平均风速
大风频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北太平洋边缘海热流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边缘海 热流密度 "沟-弧-海"体系 热结构 俯冲作用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海洋地质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29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736
字数 116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19.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鹍鹏 7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64)
共引文献  (149)
参考文献  (7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7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7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7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8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2(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3(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5(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1998(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9(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2(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3)
2004(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05(3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6(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7(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0(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1(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2(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3(2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边缘海
热流密度
"沟-弧-海"体系
热结构
俯冲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地质
双月刊
1000-8527
11-2035/P
大16开
北京市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
18-119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71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