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南极泰山站极寒、大风、高原缺氧等极端气候条件,设计高可靠性、高耐候性微电网系统整体架构,根据现场使用环境,研究并仿真计算了微电网系统的必要运行参数和安装实施方式.泰山站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研制突破了极端气候条件下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能力设计、光伏板防堆雪设计、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控制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设计了在无人值守条件下能够自主运行的智能控制平台,通过并网运行与离网运行两种控制模式,构建了高效稳定的风、光、燃、储多能互补型智能微电网系统.系统安装在南极泰山站现场进行了验证性试运行,结果表明微电网系统的各项功能指标均能达到设计要求.南极泰山站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的验证性建设和成功试运行为我国在极地地区开展可再生能源利用起到良好的探索和示范作用.
推荐文章
基于多能互补的区域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可再生能源
多能互补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区域能源站
多能源互补建筑微网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建筑微网
多能源
优化控制
减排
海洋能开发的多能互补装置及分布式发电系统
海洋能
新能源
电力产业
海洋工程
多能互补
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组网及控制策略研究
多能互补
微电网
控制策略
控制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极泰山站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研究及实证
来源期刊 极地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南极 泰山站 多能互补 风能 太阳能 微电网系统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194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69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79/j.jdyj.20190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钊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8 11 2.0 3.0
2 李钏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7 15 3.0 3.0
3 吕冬翔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4 0 0.0 0.0
4 韩安军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2 0 0.0 0.0
5 王哲超 1 0 0.0 0.0
6 姚旭 1 0 0.0 0.0
7 魏福海 1 0 0.0 0.0
8 卞建涛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极
泰山站
多能互补
风能
太阳能
微电网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极地研究
季刊
1007-7073
31-1744/P
16开
上海浦东金桥路451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2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