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学成分的关系.方法:选取43例前列腺穿刺患者(均确认为BPH),穿刺前行核磁共振检查.穿刺标本进行腺体百分比测算,并记录各穿刺点的影像学信号强度,进行差异性分析.利用IMAGE J软件对MRI图像进行分析,判断腺体成分比,并与前列腺体积(TP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RUV)等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腺瘤组、混合组、间质组在穿刺点/外周带信号比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腺体成分表现出较高的信号比而间质成分信号比较低.影像学图片中腺体成分比与PSA、TPV存在正相关性,与IPSS评分和RUV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通过MRI检查,可以在临床上通过无创的方法,来判断增生部分的腺体比例,为治疗用药和决策提供帮助.
推荐文章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老年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
老年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3.0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病人的护理干预
3.0T核磁共振成像
高场强
伪影
护理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风险因素分析与管理
影像设备
磁共振成像
风险管理
风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核磁共振成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成分的预测研究
来源期刊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组织成分 前列腺穿刺活检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7-37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01/j.issn.1001-1420.2020.05.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齐隽 88 519 12.0 19.0
2 康健 40 104 6.0 9.0
3 管雯斌 45 95 5.0 7.0
4 朱自强 4 6 1.0 2.0
5 李晓明 10 18 2.0 3.0
6 周硕明 3 0 0.0 0.0
7 徐丁 12 29 4.0 5.0
8 段刘剑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磁共振成像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组织成分
前列腺穿刺活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月刊
1001-1420
42-1131/R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
38-12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5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85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