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一系列高拱坝在西南地区兴建,坝体的健康状况及其真实的抗震性能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模态参数反映坝体结构的动态特性,可用于评估坝体的健康状况及更新坝体抗震分析有限元模型.本文基于永善县两次地震记录和环境激励数据,分别采用带外源输入的自回归(ARX)模型、随机子空间法(SSI)和频域分解法(FDD),识别溪洛渡拱坝的模态参数.结果 显示,在相同工况下,不同算法识别结果的差异较小;当水位一致时,基于环境激励数据识别结果与基于地震记录识别结果基本一致,当库水水位从566 m变化到598 m时,坝体第一阶自振频率从1.63 Hz减小到1.51 Hz;地震前后识别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溪洛渡拱坝在经历两次地震作用后,坝体振动特性不变,坝体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推荐文章
溪洛渡拱坝设计综述
混凝土拱坝
双曲拱坝
设计综述
溪洛渡水电站
溪洛渡特高拱坝蓄水初期工作状态评价
特高拱坝
监测反馈
数值仿真
安全评价
溪洛渡拱坝泄水深孔应力分析
双曲拱坝
深孔
闸墩
应力分析
有限元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溪洛渡拱坝模态参数识别
来源期刊 水力发电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溪洛渡拱坝 地震记录 环境激励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9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V32+3|TV64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660/slfdxb.202003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进廷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64 1088 16.0 31.0
2 李帅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3 141 5.0 11.0
3 潘坚文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201 7.0 14.0
4 罗广衡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5 邱奕翔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1 1.0 1.0
6 时洪涛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模态参数识别
溪洛渡拱坝
地震记录
环境激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力发电学报
月刊
1003-1243
11-2241/TV
小16开
中国北京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6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71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