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讨多叶斑叶兰(Goodyera foliosa)花蜜体积和成分的变异性,及其对传粉昆虫的影响,采用毛细管法、折光仪和高效液相-蒸发光法对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单花花蜜体积、总糖浓度和可溶性糖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用摄像机对其传粉昆虫访花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单花花蜜体积在10:00达到最大[(7.19 ±2.29)μL,n=10],糖浓度在16:00达到最大[(25.85 ±1.83)%,n=10].花蜜中的主要可溶性糖为果糖和蔗糖,果糖在上午10:00含量达到最高(78.310 mg/g);蔗糖在下午16:00含量达到最高(247.600 mg/g).中华蜜蜂(Apis cerana)访花时间为每天9:00-15:00,访花高峰期在10:00-14:00;橘尾熊蜂(Bombus friseanus)访花时间为每天8:00-16:00,访花高峰期在10:00-12:00和16:00-18:00.因此,这两种传粉昆虫访花频率与多叶斑叶兰单花花蜜体积及糖浓度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更倾向于访问较高花蜜体积及糖浓度的花朵.多叶斑叶兰花蜜成分中蔗糖占优势,能有效吸引各种蜂类、蝶类和蚁类访花,且访问频率较高,中华蜜蜂和橘尾熊蜂能携带其花粉块,是主要的有效传粉昆虫.花形态和访花昆虫的体型大小的匹配,决定了是否成为有效传粉昆虫.
推荐文章
刺五加、短梗五加的花蜜分泌节律、花蜜成分及访花者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刺五加
短梗五加
花蜜分泌
分泌节律
花蜜成分
访花者多样性
传粉者
传粉生态
二月兰访花昆虫种类及其访花行为1)
二月兰
访花昆虫
弹花频率
停留时间
李子访花昆虫组成特点及影响初探
访花昆虫
李实蜂
李子花
生物多样性
大叶醉鱼草访花昆虫行为与活动规律
大叶醉鱼草
访花昆虫
行为
活动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叶斑叶兰花蜜特征和分泌规律及其对昆虫访花的影响
来源期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多叶斑叶兰 花蜜 分泌 访花昆虫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70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427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26/jtsb.41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冬金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28 178 7.0 12.0
2 罗火林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22 48 4.0 5.0
3 肖汉文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3 4 1.0 2.0
4 刘南南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陈兴惠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6 迟韵阳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7 杨柏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3)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叶斑叶兰
花蜜
分泌
访花昆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双月刊
1005-3395
44-1374/Q
大16开
广州天河区兴科路723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3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