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鲁迅早年多次批评清末改革界由于利己之风导致的腐败现象.在章太炎的影响下,鲁迅主张排除利己之心的革命道德,并将对于"利己"的批评引申到了更深入的功利主义伦理及其人性论层面.鲁迅早年关于"个人主义"的论述思路,其出发点是为了反驳清末盛行的功利主义的利己论.针对功利主义改革者从"利己"出发提出的重建群己关系的思路,鲁迅首先区别了"个人"与"利己",他认为"个人"必须超越功利主义的自然人性论.在此基础上,鲁迅呼吁用诗学方式重建群己之间的精神纽带,"个人"之间最终实现的是一种非功利主义的精神大联合.
推荐文章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及当代意义
罗尔斯
功利主义
正义
差别原则
功利主义的底线原则探析
功利主义
底线原则
避免伤害
诺布效应
消极功利主义
边沁功利主义思想分析
边沁
功利主义
理论渊源
主要内容
评价分析
功利主义科学观的伦理审视
科学
功利主义
人文价值
科学价值观
伦理审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利己"——早期鲁迅对功利主义政治伦理的批判
来源期刊 思想与文化 学科
关键词 鲁迅 利己 功利主义 个人 人国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8-208
页数 2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鲁迅
利己
功利主义
个人
人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思想与文化
半年刊
16开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500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