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肠道微生态结构变化与宫颈癌放疗致放射性肠损伤的相关性. 方法:以RTOG/EORTC晚期放射损伤分级为依据,将纳入研究34例宫颈癌放疗后病人肠道损伤分为0~4级,将入组病人分为放射性肠损伤组(RG)和无放射性肠损伤组即健康组(HG).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粪便标本中肠道微生物的16S rRNA基因v4区序列进行测序,使用QIIME 2.0处理测序数据并分析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并通过PICRUSt预测了肠道微生物群的功能特征. 结果:两组在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多样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菌群组成上,筛选出了5个与放射性肠损伤最为相关的菌属,分别为Acidaminococcus(氨基酸球菌属)、Pyramidobacter、Dialister(小杆菌属)、Megasphaera(巨球型菌属),f-Dethiosulfovibrionaceae uncl;在功能代谢上,发现RG肠道微生物群代谢类型出现了适应厌氧环境代谢途径和致病菌相关代谢途径上调的现象. 结论:盆腔放射治疗直接或间接引起肠道粘膜受损、修复功能减弱和肠道抑菌能力降低,继而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
推荐文章
宫颈癌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直肠炎的护理
宫颈癌
放射性直肠炎
护理
中药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观察
宫颈癌
放射性直肠炎
中药
放射性肠炎与肠道微生态研究进展
放射性肠炎
肠道微生态
益生菌
放射性损伤
宫颈癌放射治疗致放射性肠炎的护理
宫颈癌
放射性肠炎
放射治疗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肠道微生态与宫颈癌合并放射性肠损伤的临床研究
来源期刊 肠外与肠内营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性肠损伤 16S rRNA基因测序 肠道微生态 KEGG代谢通路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72|R737.33
字数 48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51/j.1007-810x.2020.0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盛翔 2 0 0.0 0.0
2 李苏宜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宫颈癌
放射性肠损伤
16S rRNA基因测序
肠道微生态
KEGG代谢通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肠外与肠内营养
双月刊
1007-810X
32-1477/R
大16开
南京市中山东路305号
28-24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1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