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δ-SPH方法,通过在控制方程中引入介质阻力项,建立波浪与多孔潜堤相互作用的数值波浪水槽.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发现二者符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数值算例分析,研究了波浪参数、多孔潜堤参数等对双排梯形多孔潜堤Bragg共振反射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入射波长约为2倍潜堤中心间距时,潜堤发生主频共振反射;波浪未破碎情况下,入射波高的变化对共振反射影响较小;降低堤顶水深、增加潜堤中心间距或增加潜堤宽度能够增强共振反射;当梯形潜堤顶宽固定时,主频反射系数随坡度增大而减小,当潜堤底宽固定时,主频反射系数随坡度增大而增大.文章数值模型能够有效模拟波浪与多孔介质潜堤的相互作用,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规则波作用下潜堤透浪系数数值模拟
潜堤
透浪系数
MIKE21-BW模型
规则波
数值模拟
潜堤消浪瞬态数值仿真研究
生态海堤
潜堤
消浪
计算流体力学
基于SPH方法的溃坝流动数值模拟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溃坝流动
密度修正
数值模拟
基于SPH-ALE方法的浮力摆水动力数值模拟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数值波浪水槽
排斥力边界条件
海绵层
波浪与浮力摆摆板相互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δ-SPH方法的多孔潜堤共振反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水道港口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δ-SPH方法 多孔介质 潜堤 共振反射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海岸河口及港口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9-256
页数 8页 分类号 U65|O242.1
字数 568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勇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 49 519 11.0 22.0
2 史宝凯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3 陈永焜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4 DOMENICO D.MERINGOLO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δ-SPH方法
多孔介质
潜堤
共振反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道港口
双月刊
1005-8443
12-1176/U
大16开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新港二号路2618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1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984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