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胸膜腔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其在全球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病死率高、预后差.不同地区、不同感染单元(社区获得性或医院获得性)、不同人群的胸膜腔感染病原学各有特点,因而了解胸膜腔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对指导治疗意义重大.传统的胸水培养阳性率低,新的病原学诊断技术包括16S rRNA技术、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借助新的诊断技术提高胸膜腔感染的诊断率,有利于在感染的早期确定合适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控制病情进展.胸膜腔感染的治疗包括合适的抗感染治疗、积极的引流治疗、胸膜腔内药物的应用以及内科胸腔镜或手术治疗等.研究表明,胸腔内注射脱氧核糖核酸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等药物用于治疗胸膜腔感染显现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了需要手术治疗的风险.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胸膜腔感染的病原学特征、诊断治疗新进展相关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胸膜腔感染的诊断及管理提供临床依据.
推荐文章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APP
病原学
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深部真菌感染
病原学
免疫功能低下
急性白血病患者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白血病
革兰阳性菌
血流感染
病原学
临床特征
耐药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胸膜腔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诊治进展
来源期刊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胸膜腔 胸膜腔感染 病原学 诊断 治疗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4-240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悦虹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8 19 3.0 4.0
2 余瑜曼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膜腔
胸膜腔感染
病原学
诊断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双月刊
1674-2397
11-5673/R
杭州市庆春路79号浙医一院内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0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4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