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侵染作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系对于作物吸收磷具有重要作用,但该结果大多来源于室内受控试验,有限的田间试验因环境条件、试验材料与接种技术等差异致使AMF菌剂应用效果不一.本研究通过玉米菌根化育苗和田间移栽,分析了接种AMF对玉米生长、养分吸收、籽粒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期推进菌根技术的实际生产应用.[方法]以自交品系玉米B73为供试作物,于2018年5月至10月在北京市延庆区进行了田间试验.田间小区设置基施磷(+P)和不施磷(-P)处理.供试AMF为Rhizophagus irregularis Schenck&Smith BGC AH01.玉米种子催芽后,分别播入加入AMF菌剂(+M)和菌剂过滤液(-M)的育苗钵内,培养两周后移栽至田间.玉米在田间条件下生长至拔节期时,使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叶片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取样测定地上部与根部干重和养分元素含量,同时测定菌根侵染率;在玉米完熟期取样,测定籽粒百粒重、籽粒产量及养分含量.[结果]无论田间施磷与否,接菌植株根系的菌根侵染强度和丛枝丰度均显著高于不接菌植株.不施磷情况下,+M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根系干重,玉米生长的菌根依赖性(163.7%)显著高于施磷情形(124.1%).-P-M处理玉米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P+M处理玉米叶片的光合参数、玉米地上部和根部磷含量与+P+M均无显著差异.与-P-M处理相比,-P+M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产量和百粒重,同时也提高了籽粒中锌、锰、镁等矿质养分的含量,且与+P+M处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玉米幼苗接种AMF后再移栽到田间,可以显著提高拔节期玉米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促进玉米地上部和根部对磷及锌、锰和镁的吸收,进而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籽粒产量和养分含量.本试验条件下,菌根化育苗可以达到与施磷同样的效果,在保障作物不减产的前提下减少磷肥施用量.
推荐文章
蚯蚓与菌根提高玉米生长和氮磷吸收的互补效应
丛枝菌根真菌
蚯蚓
交互作用
氮磷互补
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
油松幼苗
外生菌根真菌
生长影响
接种菌根菌对栓皮栎幼苗生长的影响
栓皮栎
幼苗
外生菌根真菌
生长影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菌根化育苗对玉米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来源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玉米 丛枝菌根真菌 大田试验 养分吸收 产量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50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69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74/zwyf.1908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保冬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9 1036 17.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6)
共引文献  (114)
参考文献  (4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3(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
丛枝菌根真菌
大田试验
养分吸收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月刊
1008-505X
11-3996/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169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35501
论文1v1指导